案例分析如何结转商品购销差价的成本。最近很多小伙伴关注这个问题。以下是职称评审网整理的相关内容。让我们看看。
案例分析商品进销差价如何结转成本?
答: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在使用价格核算时,商品价格与进价的差额。
因此,职称评审网为您带来以下几点:
案例分析
一商场2005年5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10000元,售价总额为120000元,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0000元,售价总额为80000元,月销售收入为130000元。(以上均为不含税价)有关计算如下:
进销差价率=[(120000-110000) (80000-70000)]/(120000 80000)×100%=10%
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=1×10%=13000(元)
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=1.3万-13000=117000(元)
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=1.1万 70000-117000=63000(元)
会计处理如下:
①购入商品时
借:商品采购 70000
应缴税-应缴增值税(进项税) 11900
贷款:银行存款 81900
库存
贷款:商品采购 70000
商品进销差价 10000
②发出存货时
A。收到销售收入
银行存款
贷款:主营业务收入1.3万元
应交税金----应缴增值税(销项税)22100
B。结转销售成本
0.
库存
商品
三,
希望看完以上案例,能有所收获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篇文章给你带来的案例有点难。如果觉得不太懂,可以咨询职称评审网的老师!